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着一笔笔稿费通过邮局寄来,蒋明春的钱包又鼓了起来。
《老兵》拿到一百六十八。
《地下交通站》两次转载一共收入四百二十。
加上解放军艺转载剩下的一百一十块稿费,还有上一部剩下的,蒋明春兜里已经有大千块了。
在不能下海经商的现在,写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像是聚宝盆,不断的生钱。
就比如后世的一些火爆网文,除了订阅收入,后续还有各种版权收入,改编收入,ip衍生收入等等,有些作家靠着一本书吃一辈子也不是难事。
不过前提是你的书能火,像作者这种扑街赚的稿费能买包辣条就烧高香了。
随着今年的高考时间逼近,蒋明春也忙碌了起来。
村小的孩子放假,他这个老师也就不需要了。
每天就是和父母下地,余下的时间写写小说,然后就是复习备战七月份的高考。
第三部作品上个月就开始写了,只不过因为手头有了钱,蒋明春现在也不急着写稿,把重点放在了复习上。
每天三千字还是可以保证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零零总总也写了将近九万多。
这天,蒋明春再次收到了李女士的来信。
里面有三本《沪上文艺》最新一期的刊物。
其中《老兵》也在上面。
信件的内容是还是以约稿为主,李女士对于老兵结尾部分的这种虚实艺术体现很看重,并且发出邀约如果有机会去沪上的话,可以好好谈谈关于这方面的艺术创作。
与此同时,随着春明作家的第二部《老兵》作品刊登。
蒋明春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老兵》就像一枚深水炸弹,炸开了新文学时代的第一次巨大争议,也同样煮沸了文学界原本平静的湖面。
首当其冲的是一篇标题名为《假歌颂,真叛徒》的评论文章在《十月》发表。
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充满了对春明的攻击性。
说《老兵》是一个披着歌颂英雄幌子的皮囊,堂而皇之的亲蒋叛国行为,还提到春明的上一部作品《地下交通站》里面也含有明显的导向性。
刻意戏剧化抗日,不尊重历史。
反正是批判的体无完肤。
发表评论文章的是国内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评论家,姓许。
在此人的带头下,陆陆续续一些地方刊物和评论日报也相继出现批判性文章,大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架势。
有的说的还比较有水平,起码还会对内容进行分析。
可有的就直接以点概全,连带着把春明这个作者都说成是那边的笔杆子。
编辑部里,老宋气的一把将手里的报纸摔在桌面上。
“岂有此理!
这些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
你们看看,这篇文章连咱们上次对明春的采访都批判成了洗白的作为!”
田雪灵也是皱着眉:“现在好多都是跟风的写一些评论,《班主任》发表的时候不也是有一大帮人跳出来骂吗?我看他们就是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能引起争议的文章,过过嘴瘾,顺便赚点评论稿费!”
老宋将手里的报纸放在一边,忽然抬头道:“你说,明春那小子要是知道自己被骂的这么惨,会不会后悔发表《老兵》呢?”
:()你好1978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