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八集 废立太子(第6页)

唐太宗览奏,遂暂息东征,先顾西域。

因诏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三千,出银山道以击之。

帝旨下达之日,适值焉耆王三个胞弟到至西州,以颉鼻为首,主动向大唐投诚。

郭孝恪大加褒奖,并赐金帛土地,便以颉鼻之弟栗婆准为乡导,往击其兄焉耆王。

镜头转换,西域荒漠,焉耆古城。

焉耆虽然处于荒漠之地,但四面皆水,可谓形胜之地。

焉耆王恃其险阻,不设防备。

郭孝恪命大军在后,自率精骑倍道兼行,夜至焉耆城下,即命将士浮水而渡。

比及天晓,下令鸣角攻击,众将鼓勇登城,一举攻克,乃执焉耆王突骑支,获首虏七千级。

唐军千里奔袭,出其不意,于是轻易获胜。

郭孝恪便留栗婆准暂摄焉耆国事,亲自押解突骑支还师。

郭孝恪引兵东去三日,屈利啜引兵方至。

于是复克焉耆城,擒执栗婆准,自据其城,更以劲骑五千往追唐军。

突厥骑兵追至银山,郭孝恪引军还击,又大破屈利啜,追奔数十里。

九月辛卯日,太宗李世民设朝大明宫,对侍臣道:郭孝恪奏称八月十一日往击焉耆,二十日应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

朕计其道里,报捷使者今日当至。

言犹未毕,驿骑果至,呈递报捷奏章。

众侍臣拜服于地,齐称陛下圣明如神。

西突厥既得焉耆,处那啜使其吐屯权摄焉耆,并遣使入贡,随后亦至长安。

唐太宗训斥来使:我发兵击叛,始得焉耆;汝等乃是何人,敢夺而据之!

使者以此还报吐屯,吐屯大惧,遂放弃焉耆,引部回返其国。

焉耆人虽然由此复国,但仍不敢得罪突厥,遂立栗婆准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仍然依附处那啜。

郭孝恪见此,亦只好承认薛婆阿那支自立为王,与其和平共处而已。

李世民便以此事为由,教导太子李治:焉耆王不求贤辅,不用忠谋,自取灭亡,系颈束手,漂摇万里;人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

九月下旬,盖苏文遣使至唐,进贡白金。

褚遂良奏道:高丽莫离支弑其君,为九夷不容。

陛下今将讨之,若纳其金,是鲁桓公纳宋华督献郜鼎之类,臣谓不可。

太宗信以为然,乃拒高丽贡献,并谓高丽使者:汝曹此前皆事高武,受其官爵。

莫离支盖苏文弑逆,汝曹不能为故主复仇,今更替反贼游说以欺大国,罪孰大焉!

悉命扣留,并下大理寺推鞠其罪。

冬十月,唐天子车驾行幸洛阳。

前宜州刺史郑元璹当时已告老致仕,唐太宗因其当年尝从隋炀帝征伐高丽,便召诣行在,问其辽东是否可伐。

郑元璹照实奏道: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且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

太宗道:今日非隋朝之时可比,公但随营备询,有何不可?郑元璹明知其不可为,但不敢谏,于是再拜奉诏。

唐太宗为息异议,诏谕群臣:今攻高丽,与隋炀帝时不同,大有五利。

一曰以大击小,二曰以顺讨逆,三曰以治乘乱,四曰以逸待劳,五曰以悦当怨。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