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相声这种曲艺作品的稿酬,是每40行算1000字,相当于诗歌每20行算1000字的一半儿。
季宇宁当天投稿,一个短篇小说,加两篇相声,总共才100块钱出头。
这笔稿酬算是他1978年度最后的一笔稿酬了。
1月1日,元旦。
这天是星期一,算上昨天的周日,季宇宁连续两天都是在家休息。
1978年的冬天,感觉比去年还要冷的多。
12月中旬下的第1场大雪,几乎就覆盖了国内北方的很大一片区域。
1978年的夏天,也是更加的酷热难耐。
不仅气候如此,人们的思想变化,也是异常的剧烈。
不过这种思想变化,使得所有的人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和枷锁。
所以,自从12月下旬以来,虽然外面的天气寒冷,可人们的心中,却感觉像是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上午,季宇宁在家看到了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
头版的正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这篇文章中,建议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两岸之间应当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在这篇文章的下方左面,是1979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社论的题目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社论强调,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社论的右侧,是热烈祝贺中美正式建交的文章,以及双方领导人之间的互致贺电。
从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看来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头版内容很丰富。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国内、中美、海峡两岸,都有了。
季宇宁看了半天头版,他又翻起了其他版面,还有今天出版的其他报纸。
在报纸上,他找到了今天出版的《京城文艺》以及《上沪文艺》的杂志目录。
《京城文艺》上有他的一篇散文。
而《上沪文艺》的头条文章,则是他的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
这篇短篇小说前世是1979年7月在苏省的《雨花》杂志上发表的。
作者姓高,后来是被称为“江南的赵树理”
,他是很擅长写农村农民的生活的,而这篇短篇小说则是难得的描写农村农民的生活写得非常深刻的一篇。
这篇小说曾经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前世这位作者是在今年的4月份才彻底平反的,那时他才被允许进行文学创作。
季宇宁以前就对这篇小说印象特别深刻。
这篇小说虽然是短篇小说,但是写的时间跨度却是有几十年。
实际上季宇宁总觉得这篇小说的架构更像是长篇小说的架构。
这篇小说他每次看,总会想到后世余华写的那篇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
这两个作品之间,还真是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
一个是写造屋。
农民执着的用几十年的时间要为自己造一栋房子。
另外一个就是写卖血。
那么多年,小镇上的送茧工许三观一共卖了17次血,每一次卖血,都帮他度过了一次难关。
这两篇小说描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件事,而且都是跨度几十年的一件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