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0章 分析当前的形势(第1页)

正月二十日,朱由校的大军到达张家口。

望着堆积的尸体,朱由校怒中心起,朝当地官员骂道:“你等为百姓父母官,为何没有好生安置!”

为首官员史敬惶恐道:“听闻陛下前来,臣等不敢将他们下葬。

蒙古人在我明地大肆杀戮抢劫,臣只恨自己无缚鸡之力。

更恐陛下责怪。

现在蒙古人跑得没影了,如果没有这些尸体,臣等实在难以解释。”

朱由校听明白了,这些混蛋让百姓曝尸荒野就是留一个所谓蒙古人杀人抢劫的证据。

这些人做事,真是只为自己考虑,从不考虑他人啊!

“那些蒙古人从何而来,往哪里去了!”

朱由校厌恶地盯着史敬:大明为何总是这些混蛋官员啊!

“禀报陛下,那些蒙古人有三千之数。

听闻陛下亲来,已于三日前往大同方向跑了。”

“大同方向?”

朱由校面露不解之色:按照常理,他们人数不多,可以直接往北逃回草原,干嘛往大同去?大同那里可是防务重地,将士颇多,往大同跑不是找死吗?不对!

朱由校瞳孔紧缩,他从来不相信什么蒙古人能跑到张家口搞事。

这所谓的蒙古人,极大可能是假扮的。

现在,他们往大同跑?大同!

这很明显是一个诱饵。

黑暗的角落中,一双大眼盯着朱由校的一举一动。

而朱由校现在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如果这一次不能一举荡平反对势力,那么自己以后派往外地的官员都会莫名其妙的死去。

这些家伙,一个个听调不听宣啊!

若是继续追击,那会冒出来多少“蒙古人”

,朱由校心里也没有把握。

前进,还是后退?朱由校深吸一口气道:“大军整备一天,明日追击蒙古人。”

夜。

大帐里灯火通明,既然朱由校察觉到了危险,自然不会住到当地的屋舍之中。

“万岁爷,这已经是本月第七份弹劾大同总兵郭江的奏折了!”

司礼太监王体乾捧着红木托盘,七份奏折在烛光下泛着血色。

香炉里飘出的龙诞香忽然扭曲,朱由校看见这些奏折,心里忍不住盘算起来:这终究是新换的朝廷大员认真工作,揭发贪污,还是和那些假扮的蒙古人一样,想引自己前往大同?朱由校随手拿起一份奏折:天启六年七月,大同总兵郭江与蒙古激战互有死伤,事后郭江杀良冒功,贪污军饷达七万两?“你们怎么看?”

朱由校把奏折递给旁边的秦良玉、郭文景等人,道:“地方军队竟然乱到这种程度,怪不得我大明软弱无力!”

郭文景内心苦涩:他本是中层官员,忽然被皇帝提拔到内阁的高位,一时之间他真的很不适应。

等他来到这个高度,才发现一切比想象中的更为糟糕。

现在的皇帝除了北京附近,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听他的话,明里暗与皇帝对抗。

这个皇帝也真是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了,清洗朝堂哪里是这么容易的?这一搞,动了多少人的饭碗啊!

这次的张家口惨案就是明证,郭文景也不傻,张家口惨案分明是自己人的做的,嫁祸给蒙古人而已。

郭景文小心谨慎,道:“陛下,大同总兵贪污军饷,自然由兵部处理。

陛下万万不可亲冒风险啊!”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