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德烈对地鼠身份的设想尽管符合逻辑,但全都错了。
地鼠和「赫尔曼先生」的关系并不「符合逻辑」。
他既不是使馆雇员,也不领军情六处的薪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算地鼠。
他是皇家空军少尉列夫·科瓦楚克,这个姓氏本身就带着喀尔巴阡山脉的回响。
科瓦楚克少尉家在伦敦近郊——就在斯劳,准确来说——但他的出生地是乌克兰,战前在莫斯科读中学,战争爆发后投奔在伦敦开洗衣店的亲戚。
科瓦楚克少年时代的同学和至交好友,是一个被所有人亲切地喊作「米卡」的柏林男孩,跟着父母从纳粹德国逃过来的。
听起来耳熟吗?
科瓦楚克少尉是驻柏林空军的一员,但柏林封锁已经过去很久了,也不是每天都有战机对峙的大戏。
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奥林匹克体育馆兼职俄语翻译,和苏联事务顾问。
他对莫斯科和东柏林总是心怀同情,前者承载着少年时代的甜美回忆,后者是对好友的一种情感溢出。
「米卡」时不时会向他打探消息,科瓦楚克有时候会回答,大多数时候不。
要是被拒绝了,「米卡」也并不坚持,比起政治,他们更珍惜友谊。
就在安德烈去图书馆的同一天,离关门时间只剩三十分钟的时候,科瓦楚克少尉走了进去,从同一个戴着眼镜的图书馆员身边路过,径直走向童书区,取下第一个书架上唯一一本标题里有「兔子」这个单词的书,翻到29页,里面夹着一张纸条,用蓝色蜡笔写的,「獾在收音机上听什么?」
意思是美国人的雷达站在监听什么。
科瓦楚克少尉并不确切知道,也并不知道隧道的存在。
但是安德烈和柏林行动处讨论要设计怎样的假文件送给克格勃和斯塔西的时候,也邀请了这位乌克兰裔空军少尉,希望他帮忙分析苏联人的思考方式,令假文件更有说服力。
科瓦楚克明白自己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德国朋友,但他感到有必要警告亲爱的「米卡」,他手上至少有一个信息来源,是英国人放的毒饵,但很遗憾,科瓦楚克并不知道更多细节,甚至不知道这个信源是男是女。
他匆匆用钢笔在纸条上写下一句话,夹进书里,放回原处,离开了图书馆,此时离闭馆还剩二十分钟。
天黑得很快,雨云吞没了徘徊不去的日光,暴雨也许要下一整晚。
第十九章
「赫尔曼先生」绝口不提从科瓦楚克少尉那里得来的消息,就像蜘蛛把意外得来的小飞蛾一层层裹起,藏进潮湿的树洞里,稍后再吃。
科里亚绝对不能知道这件事,不然这位俄罗斯同僚肯定会抄起不久前汉堡码头装卸工那件事,当作木棍一样猛敲斯塔西的头。
因为莱纳送去的假线报,那两个不幸的装卸工已经进了西德的监狱,还会在里面待上很多年。
然而这个裹在蛛丝里的小秘密,和克格勃手里的大秘密一比较,显得非常滑稽。
克格勃早在雷达站建起来之前,就知道了隧道的事。
一切都仿佛是按照安德烈最糟糕的噩梦来编排的:地鼠出在办公室里。
这个人保密等级比安德烈还高,在计划尚未成形的时候就参与了中情局和军情六处的联合会议,随后直接把隧道的图纸泄漏给克格勃。
你其实已经听过这个人的故事了,1961年之后的每一届士官生都要坐下来听乔治·布莱克的惊人冒险。
布莱克,战争英雄,大家都喜欢的荷兰朋友,1944年就加入情报处的老手,竟然是在朝鲜的战俘营里向俄罗斯人投诚的,谁想得到这种事?他说自己的动机是信仰,是纯粹的理想,不过哪个叛徒不这么说呢?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