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4章 商量应对鸦片(第1页)

工部一系周围围绕的商人无数,李孝儒家族也只是其中之一。

要冲出重围,获得大佬的青睐,必须自身有一定的价值。

商人的价值就在于有钱,有钱才能孝敬各房大佬。

家族定了调子之后,李孝儒便向崔永禄传递消息,大家心里都是明白人,面上的掌柜是不能做主的,等着后面的李九章来做主。

李九章得到崔永禄传来的消息,分析之后,也觉得可行。

凭他现在的身份,想攀附更高档次的商业伙伴或者京中高官的白手套,也是不可能,相反,反而是有一些实力但名声不显的商人是最好的选择。

李孝儒也暗示,如果合作的好,他家就有机会去京城觐见上官一趟,周玉岫升任县丞的事情,他们出面可以有些话语。

沈云峰来了,李九章正好把这事拿出来商量一下。

沈云峰听了李九章的分析,他也不大清楚清朝目前官商勾结的情况,总体他觉得挺好,是同意的。

至于利润的分成,他让李九章自己去谈,反正,销售渠道分出的利润,从沈云峰的角度,已经是前无古人的高了。

他也建议李九章目光不要短浅,多分点利润出去,把合作做长久。

这件事情定了之后,李九章便说了坏消息,那就是鸦片走私开始向钦州这边蔓延。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没有在条约里面写鸦片贸易,但大家都知道道光帝还是反对鸦片贸易的。

所以,通商口岸是不可能大鸣大放的进口鸦片,烟馆也是因各地而异,有些地方禁绝,有些地方态度暧昧。

鸦片商人本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推手,如果战争胜利了,鸦片贸易还是打不开,那不是白花了游说的金钱了。

不能正大光明的进入中国,那便走私进来。

清朝的官员吸取了林则徐的教训,不和洋人发生正面对抗,对洋人组织的走私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防止在自己辖区发生冲突。

中国本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就有了一大批依靠鸦片贸易生活的商人,后面也有一批官员在从中获利,这种情况下,内外勾结,鸦片走私开始泛滥起来。

鸦片商人将大批的鸦片卸货在香港,通过各种手段向内地走私。

上海那边则是停泊在海上,当地的中国商人则雇佣小船悄悄运入。

按照清朝官场报喜不报忧的惯例,没人去把这事用奏折上报道光帝的,即使是主战和主禁派,在鸦片战争失利后,也都鸦雀无声。

走私鸦片流入多了,自然就要找市场,虽然钦州比较偏僻,但也不断有人试探。

钦州知州孟一昳将李九章叫去商量了一次,意思要府县政策一致,是禁绝还是不禁。

李九章父亲死在鸦片上,当然对鸦片深恶痛绝,当时就从危害上陈词,坚决要禁绝鸦片。

孟一昳见李九章态度坚决,也没当时表态,说要从长计议,看看廉州、雷州那边,因为据他所知,有的地方想从鸦片上把分摊的鸦片战争赔款搞回来。

李九章总体上感觉孟一昳对鸦片的态度是有点暧昧的,倾向于禁绝,但要是能从中获利补充税赋,他也是未尝不能通融的,毕竟,钦州在广东一省也是穷乡僻壤。

所以,李九章有些敏感的感觉到,最后,孟一昳有可能会抬一手。

但他内心也很坚决,虽然知州级别高于他,但作为一县的正印官,他和知州相互之间的制约有限,知州能参他,他也能参知州。

只是三年考核中,知州的话语权要大一些。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