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起“牛李党争”
,几乎是大唐之后历朝历代党争的代名词。
所谓“牛李”
,分别对应唐朝宰相牛僧儒与李德裕。
而实际上,牛僧儒是受李宗闵提携的,“牛李党争”
更多源自李宗闵与李德裕的二李之争。
前文对此曾简单介绍过,“牛李党争”
说的是宪宗期间,举人李宗闵、牛僧儒因在参加殿试选拔时,发表对宰相李吉甫的不满言论受到处理,引发朝臣不满,导致李吉甫罢相。
李吉甫之子李德裕怀恨在心,接替他爹与李宗闵、牛僧儒持续干仗的事。
从时间脉络上看,牛李党争缘起于宪宗,终结于宣宗,前后贯穿六帝、四十余年。
文宗时期,两党势均力敌,角逐的最为激烈。
篇幅所限,本文重点讲讲发生在太和年间,因党争致使国家利益受损的“维州事件”
,由此一窥“牛李党争”
真相!
李德裕,出自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早年因父亲原因,得以门荫入仕。
李宗闵,出自陇西李氏,先祖是高祖李渊之子郑惠王李元懿,贞元二十一年(779年)进士。
牛僧孺,祖籍甘肃灵台,隋朝仆射牛弘之后,与李宗闵为同期进士。
论出身,三人都不简单,只不过李德裕是当朝宰相之子,家境富裕;李宗闵、牛僧孺则因家道中落,相对较为贫困。
论能力,三人均是才华横溢的当世能臣,穆宗时期先后在朝中出任要职。
长庆元年(821年)四月,时任中书舍人的李宗闵卷入科考舞弊案,受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排挤,外放为剑州刺史,后又调回朝中担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三月,户部侍郎牛僧孺受到穆宗器重,在时任宰相李逢吉的引荐下荣登相位,李德裕则被外放为浙西观察使。
宝历元年(825年)正月,牛僧孺因不满李逢吉弄权,主动辞去相位,到武昌军做了节度使。
文宗即位后,于太和三年(829年)八月,征调李德裕入朝,出任兵部侍郎。
分管兵部的宰相裴度向来欣赏李德裕才识,准备引荐他为相。
没想到李宗闵在宦官资助下捷足先登,做了宰相。
刚一上任,李宗闵就伙同阉党,鼓动文宗将刚刚回朝没多久的李德裕外调为义成军节度使(驻滑州,今河南滑县境)。
当初,裴度在征讨淮西军时,将还是小人物的李宗闵收入麾下担任观察判官,李宗闵由此步入仕途快车道。
这次,因裴度出于公心引荐李德裕,让李宗闵深感不满,愣是将这位曾经的恩公、已处于半退休状态的裴度,打发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在李宗闵这些人的眼中,权势远比恩情重要得多!
太和四年(830年)正月,李宗闵把盟友牛僧孺调回朝中重新担任宰相,两人开始合力打压与李德裕关系较近的官员,“牛党”
暂时得势!
文中要讲的“维州事件”
,就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一年前,南诏入侵成都,疯狂劫掠一番后满载而归。
朝廷撤掉了不作为的节度使杜元颖,委派外戚重臣郭钊入主西川。
郭钊圆满完成了安抚民众的任务,还与南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无奈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任职不满一年精力难以维系,只得向朝廷提出辞呈。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