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不图虚名,谨言慎行,没有荣誉也不会有过错。
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孙悟空是最会降妖除魔的一个,也是打死妖怪最多的一个。
但是做得多,错得也多。
唐僧是九世高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很多妖怪都想吃上一口。
它们各个精通变化,身怀法宝,却因为忌惮孙悟空不敢硬抢,于是纷纷变成人的模样来欺骗唐僧,先引起他的慈悲之心,再乘机下手。
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伎俩都骗不了他。
他天性嫉恶如仇,除恶务尽,只要能把妖怪打死就绝不会手下留情。
唐僧肉眼凡胎,分不清是妖怪还是凡人,偏偏他生就一副菩萨心肠,很多次不仅不感谢孙悟空舍身相救,反而还怪他胡乱杀生。
他不分青红皂白生起气来,就会念上几遍紧箍咒,拘得孙悟空死去活来。
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不认这个徒弟,要赶孙悟空走。
孙悟空委屈啊,但他能有什么办法呢?括囊,无咎无誉。
像扎紧袋口一样坚守本心,既不曲意逢迎,没有错就无需认错;也不改初衷,该打的妖怪还是要打。
《论语·学而》云:巧言令色,鲜矣仁!
忙着花言巧语的人,必然顾不上修养仁爱之心。
《论语·卫灵公》讲得更直白: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如果连小事都忍不了,就会坏了大事。
孙悟空也可以像猪八戒一样,花言巧语讨师父欢喜,不讲原则地认错。
但他如果真这么做了,以后再遇到妖怪,打还是不打?所以,孙悟空如果不忍受这些委屈,消极怠工不再打妖怪,岂不是耽误了西天取经的大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对孙悟空来说,唐僧懂不懂他,了解不了解他,无需太过在意,重点是他要懂唐僧的目标和志向,要了解妖怪们的伎俩和手段。
孙悟空当然懂,所以他有自己的坚持,并不过多地为自己辩解。
《论语·里仁》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孙悟空不轻易认错,不轻易承诺不打妖怪,因为他遇到了妖怪还是要打。
一旦做出承诺却不履行,这才是真正可耻的事。
孙悟空不争辩,不退缩,坚持做对的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唐僧越来越倚重孙悟空。
孙悟空最终成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第一大功臣,被加封为斗战胜佛。
六五:黄裳,元吉。
穿上尊贵的黄色衣裳,大吉大利。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