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七章 只此青绿色三远定乾坤(第2页)

白日里知命陪着李唐、张择端、希孟、萧照他们一起上山起稿,夜晚几人各回房间继续用功。

李唐夫子已经把《万壑松风图》大致体式都琢磨出来了,希孟这边还是没有动静。

“希孟,你打算怎么画?从哪儿入手?”

“李唐夫子画的是竖轴,受张夫子启发,我想用横轴长卷来画。”

“你这个想法好呀!

那怎么画呢?”

希孟将白日里一张张草稿铺了,满满一地。

然后又挑出一些重新分配了新的位置摆放好,形成一个长卷的样子。

“你在干嘛?”

希孟想了想,正要开口,郭夫子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看来我来的是时候,老夫也听听。”

知命与希孟一同起身行礼。

夫子看希孟的眼神越来越亲热,“禀夫子,南朝齐梁谢赫所著《六法论》中提及‘经营位置’,学生想用此法经营每一处风景在长卷中的位置!”

夫子点点头:“只明白‘理’的人,可能是理论家,既明白‘理’又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画家;想法往往不是结果,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任务是在不停的推敲过程中,在一稿又一稿的变化位置中,找到那个更合理、更能精准表达意境的画面。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画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去画,去感受,先去走路,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方向。”

“你可真聪明,抛却现实生活中的写实,有意识的提取画面可用元素和精彩部分来重新整合画面,是个高手。

用我们老家的话来说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知命喃喃自语道。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很妙的一句话。”

希孟重复着。

知命指着画中山水疑惑道:“这是什么角度?现实中只有站在比山峰更高的位置,才能看到山顶,山是有一个视点,既看到山顶还能看到树木的根,所有山有山的视点,树有树的视点。”

“夫子,学生冒昧。

我们来的那一天,立于山脚下仰望山巅是为高远,高远强调山之高度;再往里走,层峦叠嶂的山,一眼望不到尽头,疯长的茂密树林,隐秘的房屋农舍掩映其中,山林里似乎还藏着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这是深远;终于爬上山顶,一眼望去,远山如黛,开阔明亮,隔着一水,远处群山和地平线连成一片,渐渐消失在雾霭烟云中,这是平远,强调山的广度。”

知命瞬间秒懂:视点不固定的散点透视+三远法。

不愧是美术史上用掉好几页的人,要不怎么说同样是吃粮食,人家就是天才呢!

知命兴奋的接过希孟的话:“山有三远:从山脚仰视山顶,称之为高远;从山前窥视山后,称之为深远;从近山而眺望远山,称之为平远。

高远的颜色清澈明朗,深远的颜色浓重隐晦,平远的颜色有明朗有隐晦,高远的气势突兀,深远的意味重叠,平原的视角朗阔。”

回头看夫子,才惊觉自己唐突了,“夫子见谅,这是您的著说,我一时忘形。”

“诶,不打紧,看来,你们俩个最近收获颇丰啊!”

历史上山水大家众多,前有荆浩关仝,后有石涛髡残,中间还有元四家等,数不胜数。

北宋范宽用高远完成《溪山行旅图》,元代王蒙用深远完成《青卞隐居图》,元代倪瓒用平远完成《渔庄秋霁图》,能同时在一幅画中出现三远者寥寥。

可惜希孟看不到王蒙和倪瓒的画。

“那你打算用哪种方式?平远?高远?”

十八岁的少年微微一笑:“我都要。

我要将这世间美景都画进来,管他鄱阳湖、洞庭湖、庐山;我希望我的画大宋江山之图卷,画中既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奔放,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爽,孟浩然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的威武。

哪怕我此生只这一幅流传百世,那也足够了。”

“那设色呢?”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