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宋时商贾繁茂,百姓生活富足,像河豚这般往日宫廷独享的珍馐,那时却已悄然落入街头巷陌,成为民间餐桌上的寻常美味。
“唉,你们未曾尝过,自然不知那鱼肉又嫩又滑,汤也鲜得不得了,更别说那鱼肝了,一口咬下,那滋味,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苏轼说着,竟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眼中闪烁着无限向往,"
我就这么说吧,一旦尝过河豚的味道,其他鱼儿便再也难入眼了。
"
“东坡先生,你这胆子也太大了……"
太平公主虽也爱美食,却未曾这般痴迷过。
要知道河豚肝与鱼肉不同,却是毒素富集的地方,若是稍有处理不慎,就会命丧黄泉。
“这哪是胆子大小的问题,如此美味佳肴,纵然有毒,但在品尝的那一刻,也是生死置之度外,只顾享受那绝妙滋味了。”
苏轼眼神飘远,似乎又回到了那河豚飘香的时光。
“听东坡兄这么一说,我这肚子里的馋虫啊,也按捺不住了。”
白居易笑眯眯地说道,“今日定要好好尝尝这河豚,看看是否真如东坡兄所言,那般美味绝伦。”
白居易也是个吃鱼的行家,从钓鱼的乐趣、烹鱼的精妙,再到吃鱼的讲究,他都在诗里写得淋漓尽致。
这一听闻有河豚可尝,他也是毫不犹豫就随苏轼而来,生怕错失了品味美食的机会。
“虽说迎春花开的时候,河豚上桌的时候也就到了,不过这会儿时日尚早,河豚还未到最为肥美的时候。”
苏轼不无惋惜地说着,“真正懂吃的老饕,从来都不会赶第一波新鲜,因为再等两周,等到桃花刚刚发枝,才是吃河豚最好的时节。”
在这位老饕的眼中,春天这生机盎然的季节,大抵就等同于那翠绿欲滴的各类青菜与活蹦乱跳的肥美河鲜了。
就比如世人耳熟能详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多数人只记得这两句,还以为苏轼单纯是在描述春日景色。
殊不知其后两句才是精髓所在——“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他呀,望着那桃花与江水,心中所念却非春光,而是那餐桌上令人垂涎的河豚佳肴了。
“这又有何妨?”
白居易笑着说道,“我们可以从现在一直吃,吃到河豚下季为止。”
“而且身在忘川,东坡先生也不必忧虑这河豚余毒未清,担心一不小心就一命呜呼了。”
太平公主也笑着如此说道,“若真有什么事,这儿还有药王坐镇呢!”
“那可真是妙极了!”
苏轼抚掌大笑道。
而后厨里的唐棠,也正到了忙得最为热火朝天的时候。
依照江南之地的规矩,若要宰杀一条河豚,至少需得两人协作,一人主刀,一人监督。
监督者需全神贯注,仔细清点鱼眼、内脏等残余物,还得在灯光下反复检查鱼肉,确保其中见不到一点血丝。
在这过程中,哪怕是发现少了一颗鱼眼,这条河豚也断然不能下锅。
毕竟这河豚体内蕴藏的毒素,其猛烈程度远超鸩毒、砒霜,即便是长时间烹煮也难以减弱半分,世间每年因河豚而丧命的新闻总是屡见不鲜。
虽然身在忘川福地,这吃河豚即使中毒也并无性命之忧,但唐棠依然是十万分的谨慎。
毕竟这若是让食客们体验一番天旋地转、头疼脑热的滋味,那她辛苦树立起来的招牌可就毁于一旦了。
因此,在处理河豚的每一个环节,她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
河豚最为经典的做法有两种,红烧和白汁。
只是唐棠觉得,河豚本就肉质肥厚,若是以浓油赤酱烹调,恐怕会掩盖其本身的鲜美。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