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肃北是大桓北部好几座城市的合称,早年,商君凛在肃北打仗留了一些人手在那,后来他回到京城,重心转移,也没有彻底放手,像荀朝等官员,都是他安排在肃北的。
“到底怎么回事?”
商君凛在京城并没有收到肃北大旱的消息,否则,他不可能现在还旁若无事的留在行宫。
“慕汐,先给荀大人上一壶茶。”
沈郁见荀朝风尘仆仆的样子,明显是一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
荀朝确实渴了,慕汐端了茶过来,也不推脱,直接一饮而尽,才将肃北的事缓缓道来。
“三个月前,肃北就少有下雨,但那个时候,偶尔还会下一点,肃北一向如此,臣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一个月前,肃北开始出现连续的大晴天,一个月来,一滴雨都没下,庄稼耐不住旱接连枯死,肃北百姓缺粮,臣别无他法,只能一边挪出一部分军粮给百姓救急,一边给朝廷递了折子,希望能得到一二救助。”
肃北是大桓北部的重要关隘,如果没有肃北军常年驻守,游牧民族想要入侵大桓轻而易举。
但肃北的生活环境很恶劣,雨水稀少,常年干旱,若不是那里驻扎着肃北军,朝廷每年都会拨一批物资过去,普通老百姓很难生存下来。
“朕没有收到你上书的折子。”
商君凛声音发冷。
这道请求赈灾的折子如今在哪,没有人知道。
“臣也是猜到折子可能没送到,才快马加鞭赶回来,臣无召归京,自愿受罚!”
荀朝自商君凛还未登基时就跟在他身边,自然知道商君凛不可能不管肃北,他等了那么多天没等到朝廷的回信,只有一个可能。
——他的折子没有送到商君凛手里。
“事急从权,朕会安排人去肃北,你先下去休息。”
商君凛敲了敲石桌。
这是他思考时的动作。
荀朝来之前已经做好了被问罪的准备,他的心腹也再三劝阻他,不要冒险,如果他的折子到了陛下手里,这边却没什么动静,他的结果只会是有去无回。
荀朝当然知道,他是等得起,可肃北等不起,肃北军和肃北的百姓都等不起。
他将一直揣在怀里的折子拿出来:“肃北的受灾情况臣都写在上面了。”
孟公公接了折子呈到商君凛面前。
“朕知道了,孟常,带荀大人去西院,今日的事不要外传。”
“奴领命。”
“陛下怎么看?”
沈郁前世这个时间不在京城,又生了场大病,对这个夏天发生的事知道的不多,至于他死后看到的那本书,全是以沈清然视角写的,关于这段时间的描述也只有在宫里被欺负。
“荀朝不会拿这种事骗人,不止荀朝,朕也没收到肃北任何其他官员的折子,看来肃北内部出了大问题。”
“若是肃北内部官员出了问题,这件事就不单单是赈灾那么简单了。”
“朕会让隐龙卫去查,具体的,等隐龙卫回来再决定。”
商君凛翻开折子,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肃北的灾情比想象中更严重。
饿殍遍地、易子而食……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商君凛看的时候抱着沈郁,沈郁正好也看到了折子上的描述,荀朝写折子的时候并没有代入多少个人情绪,尽量平铺直叙,只有在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泄露一丝情绪。
也正是这压到极致才泄露出来的情绪,更能触动人心。
“陛下,先安排赈灾的事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