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光华提出让徽宗效法唐玄宗禅位这样一个建议,大大出乎徽宗的意料。
这对他来说,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
他想的是,不论割地、还是赔款,只要能保住他的江山,保住他的皇位,一切都万事大吉。
可要让他把皇位让出去,不让他再做皇上,这怎么可能?又怎么能行呢?他做了这二十五年的皇帝,充分享受到了皇帝应有的一切荣华富贵和幸福快乐,他也深切体会到了帝王的尊严、帝王的荣耀、帝王的崇高和神圣。
他有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人还是神,他觉得自己是神,自己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特别是在百姓们为能一睹龙颜、而激动得热泪盈眶泣不成声的时候,在狂热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的时候,这种神一般的感觉尤为强烈。
如果不是神,那么千千万万的百姓们,还有那众多的官员们,为什么对他那样的尊崇,那样的敬仰,那样的崇拜?如果他不是神,那为什么天下人都把他当神来看待呢?就连那些无所不能的道长,诸如刘混康、王老志,还有林灵素等超级大道们,哪一个不像供奉他们的至尊太上老君一样看待自己呢?既然自己是他们心中的神,可为什么金兵还没到跟前呢,蔡京就辞职了,不给自己干了;除了杨光华,其他人一言不发了呢?这不就是罢工吗?看来自己并不是神,最起码在这些人眼里不是。
杨光华让他禅位,这令他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心里乱成了一锅粥,眼前一片混沌,脑子里一团浆糊。
一听到杨光华这话,徽宗先是摇摇晃晃,几乎要从椅子上跌倒的样子,过了很长时间,他才使劲摇了摇头,咬了咬下唇,知道不是幻觉,是现实,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存在。
再放眼看去,蔡京已经离开了大殿,直接不干了。
眼前就只有杨光华、高俅、王甫、蔡攸、童贯,还有刚刚提拔起来的两个执政:白时中和李光前。
看看这些人,徽宗心里是有数的,能给他出主意,能帮他想办法的,也只有杨光华一人。
王甫蔡攸就是两个玩家,陪他玩儿还行,出点馊主意也行,和平年代闹闹哄哄、嘻嘻哈哈、热热闹闹都行,可是到了这关键时候、要命的时候,他们就连个屁都放不出来了。
他们只低着头,不停的用眼角瞄一瞄徽宗,再瞄一瞄旁边的人。
当他们听到杨光华说让徽宗禅位的时候,他们的肩头都抖了一下,头也禁不住震颤了一下。
倒是白时中,此时还算镇定,说了几句有分量的话:“皇上,杨太师的话不无道理呀。
金国人就是冲着您来的,他们的声讨檄文当中说的很清楚啊,讨伐咱们大宋,就是让咱们割地求和,要让您退位。
与其让他们打到家门口,逼您退位,倒不如您按照杨太师说的,提前禅位。
到那时候金人就没有什么话可说,并且,新皇登基之后,也可以放开手脚跟金人搏杀一番,说不定会击退金人,保住咱们大宋的江山社稷。
只要保住了江山社稷,江山是赵家的,那时您身为太上皇,一切不都还是您的吗?”
白时中刚说完,李光前接口说,“臣也是这样看的。
眼下来看,这可能是最妥当的办法。”
此时,徽宗脑子里其实是一片混沌。
白时中说的这一大篇话,他没有听见几个字,只是听到了他禅位,比被金人逼退要好。
听着他们说话,他只点点头,唉声叹气一番,眼里汪着泪,说了一句,“你们先退下吧,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光华呀,你随朕到御书房去。”
杨光华明白徽宗此时的心境。
徽宗此时害怕一个人独处,也已经无法独立思考。
他是想再听听自己的看法。
杨光华之所以提出让徽宗禅位,自然有自己考虑。
他知道,不论徽宗退不退位,也不论谁继续当宋朝的皇帝,大宋朝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避免了。
金人不可能因为换个皇帝,就让宋朝继续存在。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