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消失的除了织物,就只有人。
从汉代人的观点来说,墓主身形不现,意味着羽化登仙。
他远离尘世,却也永远存在于墓室当中。
地震不仅影响了大墓,就连墩墩山下的海昏城,也从此消失于水底。
但这事引发了一个意外的连带效果。
从海昏城里逃亡出去的人,四处寻找没被淹没的地方,最后跑到了吴山上。
吴山的故堡已经坍塌,却有庙留下来。
有庙就有灵,有灵就有香火和安定,于是人们慢慢聚集在吴山上,建起一座滨水的码头城镇,名为吴城。
吴城的历史远远超出了东晋。
它在后世一直兴旺,历经唐宋元明清,清代时,它号称“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
,与汉口并称;到民国时,它成为了鄱阳湖畔第一个亮起电灯的地方。
无数的商人、船工、官员、水客来到这里,都曾问起这里的历史。
不同时代、不同口音、不同的人说起,起首的,总是同样四句话:
“孙钟种瓜,太史筑城,海昏淹没,吴城镇兴……”
(全文完)
——后记——
写下后记的时间是2024年立春。
本来想在30岁的这一年里写完第一本长篇小说,后来没赶上新历生日,再后来,连农历也倏忽而过。
这就能看出来,人一旦为一件事赋予太强的意义,反而会难以行动。
我只能说,春节前完成,就是胜利了!
这本书其实起源于将近十年前我写下的一篇短篇小说,仅仅一万字,完全关于太史慈。
在《三国志》里,他和刘繇在一个传记,比起孙家将领,更像是半独立的势力。
我对他这个人,他敏感的政治地位,他的生平、志向、遗言,都很感兴趣,所以在当时写了那篇文章,还上过很小的刊物。
后来,就是撂下笔很多年。
再次把它捡起来,其实真是巧合,就是因为标题这两个字:“海昏”
。
说来惭愧,我其实知道太史慈都督海昏,比知道海昏侯还要早。
后来是在一次工作场合,翻南昌的旅游资料,突然看见“海昏”
两个字,然后是海昏侯、海昏侯博物馆,莫名其妙,如遭雷击。
我就胆大妄为地想:要是把这两个人串在一起写,那该多酷啊。
在海昏这个地方,这两个特殊的人,他们命运应该是对照的,故事应该是双生的。
这也是出于一种幼稚的固执,那就是我认为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能不被影视所完全压制,一定不全在于讲故事,一定在于只有小说这种体裁才能表达出来的结构性、对称性,甚至是适度的模糊,换而言之,就是文字游戏。
我绝不敢说这本书做到了,但从选材上、从发心上,我确实是这么希望的。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