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瞬间满脸问号,对于江临的话很是不解。
怪我?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刚才还夸我生了个好儿子,怎么又说我当爹太失败?前言不搭后语!
完全没道理!
见朱棣一脸不解,江临只好开口解释道:“在靖难期间,你为了鼓励朱高煦,说了一句话: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此话一出,老朱和朱标二人略有无语地看了一眼老四。
好家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等你哥死了,他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就算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也不能这么明晃晃地告诉孩子吧?这种话,是一个当爹的人该说的吗?咒自己儿子死吗?朱棣也沉默了,低着头不敢跟老朱、朱标对视。
他没想到,自己以后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或许就是因为这句话,让二儿子产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觉得自己有机会当上太子,甚至是继位当上皇帝。
江临继续说道:“后来,你还是把太子之位给了朱高炽。”
“朱高煦当然不愿意了,一直联合你的三儿子朱高燧,暗戳戳的搞事情,只为了把朱高炽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
“你,永乐大帝,自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却没有阻止二人做的一切!”
“或许朱高炽早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兄弟们的虎视眈眈让他压力很大!”
“正是你的纵容,让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都不愿意去往封地就藩,长时间留在了京城。”
“要不然,你觉得他这么一个没啥脑子的莽夫,敢胡乱效仿你吗?”
朱棣顿时被江临的一番话,怼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反驳……“嘻嘻嘻……”
朱有容忍不住捂嘴偷笑。
除了父皇和大哥,也就只有江临能让四哥露出这副窘样。
而朱元璋在听了江临的讲述后,带着怒气的瞪了朱棣一眼。
“难怪江临说你当爹太失败了,你的所作所为不就是想让两个儿子手足相残?”
还没等朱棣反应过来,老朱便一个巴掌狠狠的拍到他后背上,十分不满的怒斥道:“你小子,好的不学,难道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和李泰因为争皇位导致的后果,没给你留下教训吗?”
“还好咱的这个曾孙争气,保住了皇位。”
朱棣低着头,根本不敢说什么,朱标则在一旁劝说老朱,让他不要动怒。
老朱逐渐缓过来之后,继续看向江临道:“你刚刚讲讲我这个曾孙。”
“他登基以后如何?听你刚才的话语,感觉他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江临有些嫌弃的瞥了朱棣一眼,然后清了清嗓子,继续开口讲道:“明宣宗朱瞻基,12岁被册封皇太孙,一直都跟随着朱棣北伐,15岁驰骋沙场,26岁登基为帝,有文武天子的美名。”
“后世之人评他:文能提笔治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
“宣德元年八月,平定汉王叛乱,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禁锢京师。”
“宣德三年,亲征宽河之战,他当时巡边,遇兀良哈反,万余骑入,于是自率精卒击败了蒙古兀良哈部的遭遇战。”
“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
“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与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在外交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交趾与各族人民的交往。”
“总而言之,让大明步入了一个国力最强的时代!”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