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齐帝闻声面慈,指了指门口道“朕的冤家来了。”
祁元祚举着几朵棉花闯进殿来“父皇你想我了吗?”
齐帝抱起儿子掂了掂“你老师找朕告状,说你耽于玩乐,有没有这回事儿?”
小太子两根指头捏出一点缝隙:“只有一点点。”
齐帝表示怀疑:“只有一点点吗?”
小太子举着花转移话题:“父皇快看这个,软的花!
孤让人种出来的!”
齐帝没见过外面包着硬皮的白花。
而且这花看着也不像花,像南方树上结的木棉,把儿子放御案上,摸了摸这所谓的花,入手柔软发暖。
很容易从外面一层硬壳里将‘花’摘了出来。
如絮如毛握之柔软,搓之成线,拉扯成丝,令人惊喜的是韧性比木棉更好。
“司农,你来看!”
大司农接过‘白花’,只一入手,脑中想的全是怎么种植,亩产多少,怎么卖钱,盈利几何。
“陛下,此物摸着保暖性比木棉麻絮更好,可以种植一两亩看看产量,若是合适可作为抗寒的作物推广。”
“不知太子从哪里得到的此物?”
小太子:“有人送的,种子在花里,大司农若有需要,孤把负责种植此物的人交给大司农调遣。”
“此物目前种子稀少,要育种,种植期间需打顶和灭虫,亩产多少孤暂且不知。”
“但是此物若推广还需配合纺织技术,江南纺织业发达,最先从南方推广效果应不错的。”
大司农情不自禁点头:“民间多用麻絮、木棉、蓑衣、楮纸御寒,此物种出来,若产量好是锦上添花,产量不好,也无关紧要。”
这事在祁元祚预料之中,他踢着腿道:“育种可能要许多年,推广也费时费力,希望司农多多上心,只要冬日能少死一些百姓就是有意义的。”
大司农对小太子如臣对君,郑重应下。
一样东西的普及,涉及许多方面,历史上棉花一开始出现,因为纺织业不发达是作为观赏性植物种植。
直到宋代纺织业进步,棉花才在江南少数地区种植。
随后明朝朱元璋上任,强制推行棉花,才使得棉花广泛应用。
其实古人冬日难过,不是衣服的问题,而是柴火。
柴米油盐,柴在首位。
这里没有什么暖气天然气,只要生火就得用柴,柴从树来。
整个国家一日的用柴量再折合成树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造纸用树,建房子也用树,如此年年复年年。
只砍不种是为涸泽而渔,因此有了每年春三月,家家户户祭祀植树的传统。
民间大多百姓,家里门前总要栽上几棵树。
再说御寒的衣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句诗就是蓑衣御寒的写照。
民间御寒的方法很多,所以棉花的出现,并不太受重视在祁元祚意料之中。
但棉花的存在,是一条生路,多一条路,多一份保障。
它的存在有没有价值,取决于百姓,祁元祚要做的是让百姓知道它的存在和用途。
齐帝骄傲的摸摸小太子的脑瓜:“吾儿天生帝王仁心,有朕之风范,哈哈哈哈!”
小太子呵呵一笑,您这是夸自个儿呢,还是夸自个儿呢?齐帝把此物的名字也给定下了“形似木棉,吾儿既称它为花,就叫棉花吧。”
祁元祚又让人呈上南瓜。
“孤本来是要种草莓,没想到种出这么个东西。”
“椭圆形向棒槌,切开闻起来甜甜的,喂了兔子,没毒,可吃。”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