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雄英撇着嘴,从朱标怀中挣脱,认真说道:“皇爷爷,这其实是我在梦中所学,实不相瞒,孙儿并非是一时起意去养生,而是因为,我梦中得知了许多天机,孙儿自知,若是我泄露了这些天机,必定有违天和,怕是命不久矣……”
“古人云,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孙儿如此聪慧,又深情难谅,孙儿若不养生,怕是渡不过这八岁大劫……”
“因为在梦中,我就是八岁这年登仙飞升,故而,孙儿要在飞升之前,给皇爷爷还有父亲,给大明多留下些有用的东西。”
朱元璋:……
朱标:……
朱雄英微微啜泣一下,正色道:“皇爷爷,其实在我梦中,这百年大计,是教育为本,开启民智,使民众富而国强,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
“似大唐,灭突厥,征高丽,降百济,臣倭奴,民如虎狼,不建长城守边,唐刀扫处,皆为大唐!”
“似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元乃北狄,尚可臣服西域数十大国,自应天西去九万九千九百里,皆旧元故土,铁木真一代天骄,忽必烈一时雄主,得运便可统十万里疆域,我皇明继承元祚,乃华夏正统,如今尚有数十万里国土未复,孙儿何不心焦?”
“今日,皇爷爷您和父亲当孙儿说梦话也好,当我说胡话也好,孙儿就把心里话,说个明白!”
“还记得我皇明初建,皇爷爷您重复汉家衣裳,彼时华夏大地,披发左衽久矣,我大明众人,求取华夏衣裳旧制,需要派人前往安南取经,安南等人何以言说?”
“我安南之人,乃华也,非夷,珍藏华服,咸俗汉绯,非为仰慕天国,乃因安南自古为华,中原沉沦,待将来圣人复起,必来取经,故我安南华服鼎盛,汉风不减!”
朱雄英所说的这件事,是大明建立之后,准备恢复华夏衣冠。
但是当时,中原大地经过蒙元统治,已经有将近百年没见过华夏服饰了,所以大明派遣了一些官员,前去安南交趾,倭国等地,寻找华夏衣冠旧制,当时安南的人就说,我们留存了华夏服饰很久,我们还保存着华夏衣冠,我们也是华夏正统,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知道将来华夏必出圣人,圣人复起,必定来我安南取经。
就连安南都有此雄心……
朱雄英只觉得眼泪有些湿润,想起后世,安南,高丽,倭国等地都……希望自己的提醒,能让皇爷爷和老爹,时刻保持着国际视野,把目光放长远点,不要只在东亚内卷。
“彼西亚中亚诸国,譬如撒马尔罕国,金帐汗国,蒙元可去,我皇明一样可去得,且其国多劫掠我汉家子民为奴为婢,生不如死,又有塞外河套,出嘉峪关外,乃我大唐安西都护府旧址,岂不闻满城皆白发,独不忘大唐?安西五十载,断无一人降,我深信安西旧地,必有我汉家遗风!”
“犹记长安门外石碑所载:此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皆我大唐国土!”
“似安西,安南,塞外河套,经蒙元百年劫掠,汉民杂居,华夏子民迁徙被掠遗落者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皇爷爷您一定要牢记着,这些地方是我汉家故土,是一定要收回来的,还有高丽和倭国!”
“此二国畏威而不怀德,当灭则灭!”
“但是,要想收回故土,首要便是要发展民生!”
“民为本,社稷次之,唐太宗曾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众水也,我大明承天十五载,各地依旧灾祸不断,百姓生计维艰,为何?皇爷爷,在孙儿看来,这是因为老百姓没有土地,土地都被咱们大明这些功臣勋贵占了,他们勾结起来,互相包庇,占了许许多多的地,老百姓只有一点点地,一遇到天灾人祸,就没得吃,老百姓如何会爱我大明?”
“而且,咱们朱明皇家,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我们都不做表率,跟着皇爷爷您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老将,就更不可能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
“我写的这本《皇明政纲百年大计》,第一个发展民生的方法就是均田,此法其实皇爷爷您早就在做,只是做的不够彻底,均田需得和军功授爵挂钩,我这个法子名为土改,您只要按照我这个法子来做,五年可平辽东,十年可定北元,这四海之内,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我大明国土!”
ps:感谢书友的打赏,月票和推荐票,教主拜谢~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