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捡稻穗只要注意别踩在稻桩上,被刚割掉还有些硬的稻杆扎了腿脚,就是很欢乐的活。
唯有弘时,他今年十一岁,在康熙帝看来都是快要在房里放人的年纪,得能担得起事了,分的稻田面积就大了点。
弘时长这么大,衣裳都不用自己穿的,何时做个这种粗活啊?可面上还得高高兴兴的谢恩,“谨遵皇玛法教诲。”
刚开始还挺轻松,一茬一茬的稻谷割下来,还挺有满足感的。
一会儿腰就累了,余光瞟见康熙帝已经割了一大片,只能咬牙坚持。
娘啊!
累也就算了,这地里居然还有许多跳来跳去的大飞虫,撞到人脸上时生疼。
再过一会,握着镰刀的手心起了血泡,抓稻杆的手指头和手心都多了几条红迹,火辣辣的疼。
耳边是弘历几个兴高采烈的嚷嚷,“我捡到一个大的!”
“我还抓了好几个蝗虫呢!
害虫,踩死!”
“我这一整穗!”
旁边弘旺和胤祎那一小块也只剩一半了,弘时心里越发不平。
偏心,皇玛法太偏心了!
平日里有什么赏赐没他的份,干重活倒是记起他来了。
身为太子的长子,凭什么要受这种罪!
咬牙坚持了一个早上和晚上,第二天,弘时就报了病。
康熙帝听了,只淡淡道:“病了就好生歇着吧。”
稻谷割完还要打下种子,晒干,杨场,最后才能舂成稻米。
全程康熙帝都叫胤祎几个在一旁观看了,能动手试的也都试了。
从那开始,胤禧和胤祜吃饭都不多要了,每顿都把自己碗里的吃得干干净净。
吃到自己“收”
的稻米,不同版本的“李卫当官故事”
也千里迢迢送到京里了。
老四胤禛版,简单的几行字:李卫严查私盐,一个月内补足浙江盐业亏空十一万两。
老十五胤禑版,厚厚的一沓:在一个春暖花开,晨光和煦的清晨。
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的李卫,头戴官帽,身穿官服,面容严肃,带着禁军十人,衙役四十人……
康熙帝看到这里,直接跳过往下翻,一目十行,找到了几句重点。
他原本打算直接将老十五写的“话本子”
递给弘历、弘昼看的,这会觉得丢人。
话本子是要用白话文不假,可也用不着这么多废话吧?
还是自己一边看,一边挑重点讲罢。
“杭州盐业亏空,但查来查去得到的定论都是私盐猖獗。
官府捉拿的私盐贩子,都是些无业地痞私下兜售,全都砍了也无济于事。”
康熙帝见底下一排皇子皇孙都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等着下文,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喝一口茶,继续讲:“李卫他不查,直接抓了盐业上几个盐运使、提举司。
就说这盐业上出了这么大的亏空,不是他们无能渎职,就是贪污受贿和私盐贩子官商勾结。
总之,都是他们的责任,这亏空就该几人平摊。
没银子还,他就带人去抄家。”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