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转眼进入七月,书院的三位先生给孙辂等人讲课之余,也开始忙着阅卷筛选,为书院招收第一批学生。
齐鸢每天做完功课就去给先生们打下手,干些誊录记名的杂活。
三位老师除褚若贞外,另俩人一位姓孙,一位姓李,都是浙江的时文大家。
这次因有桂提学从中牵线,又听说褚若贞在这做山长,两位先生才答应来书院看看。
没想到这书院比他们想象得好太多。
先不说孙辂等弟子们个个文采俊秀,单是齐家给老师的束脩就极为动人了。
他们两人每年脩脯银就各四百两,年节的敬银每次二十两,另外伙食费,父母寿礼银,年节回乡来回车马银,粗略算算也得有二百两银子。
齐方祖为人慷慨,甚至表示将来他们辞馆回籍,都会另给安置费。
至于褚若贞这个山长,待遇当然更好一些。
虽然文人喜谈穷,但他们口中的“清寒”
并非真正的食不果腹的穷酸,而田园富足之后的闲情逸致。
更何况如今朝中官员,一品文官的岁俸银不过二百多两,禄里也是二百多斛。
他们几人自然不敢跟一品大员比,但是跟三四品的文官比起来,这束脩可真是丰厚多了。
别的不说,就他们说知道的书院学馆,这里是独一份。
银钱富足,几位先生便也多了许多雅致,或聚一起品茶饮酒,或请三五好友来书院讲学,顺道穷揽胜景,看扬州风物。
他们俩人都是一方名士,朋友自然也都擅书画。
其中有位姓曹的老先生,书法极妙,只是深居简出,不像逸禅先生那般张扬。
孙先生与他是至交好友,如今也写信将人请来,打算齐家选定书院名字后,请曹老先生为书院题字。
老先生到扬州的这天,齐鸢陪着孙先生去接人,就听孙先生问:“书院名字可定了?”
齐鸢这几天忙得顾不上选名,闻言摇了摇头:“各铺子送来的征名虽多,但大多以山或以景命名,并无新意,学生还得再看看。”
“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你莫要耽误太多功夫。”
孙先生道,“你这两次的功课我看了,文章还算通达。
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扬州虽然科举不弱,但远不如浙江绍兴、江西吉水等地。
我看你最近整日忙于杂务,是不是因府试案首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将来院试乡试必过?”
齐鸢最近的确很忙,书院收回后,齐二老爷便又打上了主意,先是要去做掌教,后来又闹腾着要让齐旺和那群不学无术的伙伴进去。
齐鸢不肯答应,齐二老爷便联合了齐家族长和各旁支长辈,向齐方祖施压。
自家书院,如今又请来了名士大儒,族里人当然个个都跟齐二老爷一样,想方设法要塞儿孙进去。
于是齐方祖每天都要面对一族人的讨伐。
齐家祠堂开了两三次,齐鸢每次都会被叫去问话。
虽然有老夫人顶着,但时不时这样的确很费精神。
“都是些家务事。”
齐鸢对此也很无奈,苦笑道,“学生会注意的。”
孙先生也知道齐家如今闹腾地厉害,敲打了两句后,便道:“我让老友带了一本《昭阳文集》,这本集子是他那得意弟子写的。
那学生跟你差不多大,颇有灵性,如今已作为绍兴的贡生进了国子监。
你且看看他的文章。”
齐鸢应是,想了想,问那位学生的名字。
“姓方,叫方成和,会稽人士。”
孙先生说完,见齐鸢愣住,又道,“你可不要小瞧他,这位可是是杨太傅的得意门生。”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